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數字時代,作為信息顯示載體和人機交互窗口,顯示屏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座艙、智慧醫療和社會傳媒等場景基本都是依托屏幕為信息顯示的載體。當前,創新型顯示技術不斷涌現,屏幕不僅越多越輕薄,同時柔性顯示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實際上,顯示器到今天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發展歷史,期間經歷了很多代不同的主流顯示技術,逐漸形成了今天顯示多樣化的繁榮局面。
CRT時代
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是第一代主流的顯示技術,1897年Braun博世發明了這種技術,后來被引入到顯示行業,成為20世紀最主流的顯示技術。CRT顯示器主要由電子槍、熒光屏和玻璃外殼三大主體組成。如果更細分去看,CRT顯示器包括屏幕玻璃、熒光粉、鋁膜、內石墨層、外石墨層、偏轉線圈、第一/二/三/四陽極、陰極、控制柵極、燈絲和高壓嘴等部分組成。
CRT的成像原理是,當燈絲發熱時,陰極發射電子束流,并且電子束流隨著柵極和陰極的圖像信息發生變化,然后這些電子束流經過陽極加速,以及場偏轉圈調整,最后高速地打在熒光屏幕上,屏幕上形成了不同的灰度,完成圖像顯示。
1907年,俄國科學家Boris Rosing第一次將幾何圖形通過CRT技術顯示在屏幕上,不過這并不是歷史上第一臺顯示器。第一臺顯示器誕生于1922年;然后在1925年貝爾德發明了第一臺電視機;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首次實現電視實況轉播,加速了CRT電視的普及。
在中國市場,第一臺CRT電視誕生于1958年,是一臺黑白電視,國人后來給CRT電視起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名字,包括“背頭”和“大屁股”等。1970年,中國誕生了第一臺彩色的CRT電視,通過紅(R)、綠(G)、藍(B)三原色組合產生彩色視覺效果,電子束發射槍中配備三個陰極,分別轟擊不同的熒光體完成顯示。
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是CRT電視在國內大規模普及的階段,不過由于這種顯示技術笨重的外形,最終還是敗給了LCD顯示技術。
流行至今的液晶顯示
實際上,LCD在1964年就誕生了,并于1968年成為液晶顯示器。不過,在技術發展的初期,由于CRT技術更為成熟,LCD在響應時間、色彩還原度、分辨率等方面均無法和CRT抗衡,只能用作電子計算器、電子表這樣簡單的數字顯示。在1968年-1971年間,主要使用動態散射技術制作液晶顯示器,也被稱為DS-LCD,不過這種方式很容易破壞液晶,因此存在時間并不久。
從1971年到1990年,產業界相繼研發出了TN-LCD(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器)和STN-LCD(超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器)。到了STN-LCD階段,液晶顯示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大幅改善,在分辨率、視角和對比度等方面已經開始領先CRT顯示技術。
1988年,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問世,日本廠商在這方面大幅度領先,TFT-LCD讓液晶顯示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最終超過了CRT的市場份額。TFT-LCD后來又發展成為IPS,也被稱為“Super TFT”,是一種平面轉換屏幕技術。IPS當前已經衍生出IPS、S-IPS、AS-IPS、IPS-PRO等多個分支。
從面板類型來看,在TN-LCD和IPS發展的同時,以夏普為首的產業鏈還發明了VA液晶面板,實際上也是TFT-LCD的一個變種。和TN-LCD一樣,VA液晶也屬于軟屏,可以用于制作曲面屏。而IPS則是硬屏,不過具有優秀的全視角特性、動態清晰度、色彩還原效果。
發展至今,TN-LCD、IPS和VA都有了自己的主陣地。其中,TN-LCD憑借制造成本低、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電競顯示器市場成為主流;IPS由于色彩鮮明且飽滿自然,同時還能展現出無拖影、拖尾的動態高清畫面,主要用于專業顯示器,面向攝影、設計、視頻剪輯等場景;VA液晶比較高的寬容度與對比度,黑色與白色更純粹,以及柔性特性,主要用于高端電視和市面上大部分曲面屏。
曇花一現的等離子技術
在LCD稱霸全球顯示市場的同時,除了需要打敗原來的霸主CRT,也面臨著同期等離子技術的競爭。
等離子顯示技術誕生于1927年,隨后在1964年被正式應用于顯示器領域。等離子技術誕生于美國,不過真正的發展卻是在日本。美國公司曾希望將等離子技術用于顯示器和電腦顯示屏,最終效果都不理想。1994年,松下電器開始跟Plasmaco共同發展彩色等離子技術,后者于1996年被松下收購。上世紀90年代,等離子技術主要的研究者是松下和富士通,隨后飛利浦、先鋒、三星、LG和長虹加入進來。
200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時全球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出貨量相當。隨后,等離子技術開始陷入技術流派的爭端,市場端的表現逐漸被液晶壓制,最終2013年末松下宣布停產等離子面板。
未來主流的OLED
OLED的誕生是一個偶然的發現。1979年,就職于美國柯達公司的鄧青云博士由于忘記帶東西,再返回實驗室時意外發現有機蓄電池在發光,于是OLED的研究便開始了。全球首個商用OLED正是來自柯達,發布于1987年。一經發布,OLED便展現出了更薄、更黑、響應更快的特點。
2005年之前,OLED的技術發展由柯達、先鋒和UDC主導,這期間業界發現了OLED的柔性特性,并在汽車、相機和顯示器等設備上先后實現了OLED的商用。同時,柯達在1998年和三洋公司聯手,實現了全彩OLED。
2005年,三星投資8.5億美元建設AMOLED產線,從此OELD進入產業成熟期,三星也成為OELD主要的供應商之一。
OLED有兩條技術路線,一個是PMOLED,另一個是AMOLED。PMOLED制程相對簡單,結構單純,但是不能做成大尺寸且顏色顯示豐富度不夠,于是曾經用于手機的外屏;AMOLED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但是色彩更加豐富,可以制備各種尺寸,因此目前AMOLED是產業主流。
在智能手機市場,率先商用AMOLED的是西門子,不過真正讓其成為高端機標配的是三星。從第一代Galaxy S系列開始,三星將高端旗艦和AMOLED深度綁定,并且每一代三星旗艦手機的屏幕都領先業界至少一代。2017年,蘋果在iPhone X上首次使用了AMOLED。
在電視市場,索尼在2007年推出了一款OLED電視,但市場反饋一般。隨后LG于2013年進入OLED電視市場,使得OELD電視成為高端電視的主流。當前,LG和索尼是主要的OELD電視品牌。其中LG幾乎壟斷了全球OLED電視面板供應,并將82%的產能給了LG和索尼,剩余份額由海信、創維、小米等品牌瓜分。
充滿想象的Micro LED
Micro LED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LED的技術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不過紅光LED商用已經到了1962年。然而,此后的三十多年里,產業界都沒有攻克藍光LED技術,直到1994年日本科學家中村秀二利用GaN基底研制出藍光LED,這才讓全彩LED得到了發展,并為白光LED奠定了技術基礎。
傳統LED主要有兩大應用方向,一個是作為背光源,在手機、數碼相機、電視、顯示器等領域應用廣泛;還有一個直顯,主要用于商用拼接大屏。
從LED到Micro LED,中間還有一個跨度,那就是Mini LED,這種新型顯示技術目前是各大廠商布局的重點。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Mini LED是過渡產品。Mini LED和Micro LED在芯片尺寸上有所不同,其中Mini LED芯片尺寸介于 50-200μm 之間,Micro LED則是小于100μm;在芯片制備上兩者有著巨大的差異,Mini LED還需要藍寶石襯底,Micro LED則完全不需要了。
如果從直顯方面來看,Mini LED確實就是從LED到Micro LED的過渡產品。在此過程中,產業界將陸續驗證巨量轉移和先進LED封裝等技術,為了Micro LED商用做準備。不過,目前大放異彩的是Mini LED背光,在這方面Mini LED是獨一無二的,因為Micro LED并不會用于背光。因此,可以說Mini LED背光是傳統LCD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繼續延伸LCD的技術壽命。
講回Micro LED。自2001年日本Satoshi Takano團隊發布一組Micro LED陣列后,至今這項技術也已經發展了超過二十年,不過由于從傳統藍寶石襯底到硅襯底,巨量轉移等技術依然在困擾著Micro LED的發展,離規模性商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但Micro LED的潛力是不容忽視的,通過對LED薄膜化、微縮化和陣列化,Micro LED繼承了無機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并且Micro LED帶來顯示解析度方面的巨大提升,再加上節能、結構簡易、體積小、薄型等優勢,產業界將持續對Micro LED進行投入。
預計2024年,Micro LED將迎來商用元年,首批產品將是手表、VR等便攜設備,以及高端電視。
寫在最后
顯示屏作為人機交互的窗口,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推動下,必將持續更新相關技術,不斷有新型的顯示技術面世。如今,LCD憑借成熟的產業鏈優勢,加上Mini LED背光的加持,仍將在顯示市場占據很長時間的主流。不過,OLED接棒是遲早的事情。除了顯示技術不斷更新,顯示器視頻接口等配套技術也在高速發展。這些技術疊加在一起,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更好的視覺享受,同時也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有科技感。
相關推薦
顯示技術Mini LED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發布于 :2022年08月07日 21:03:19
新型顯示領域應用可以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實施此標準有利于Mini-LED NB產業鏈為向用戶呈現更高性能的顯示產品推動技術革新,更好地引領技術發展并保障消費者利益。
發表于 07-08 15:38
?792次閱讀
、三星、康佳、利亞德等電視廠商,蘋果、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紛紛涉足Mini LED領域,MiniLED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了手機和家用電視里。MiniLED技術究竟有何魅力讓廠商和消費者都趨之若鶩?今天就為各位剖析MiniLED技術所帶來的顯示行業變革。
發表于 01-18 18:31
?193次閱讀
數控技術的特點是什么?人工智能和計算機技術對數控技術發展的影響有哪些?數控技術在加工機械中的應用是什么?
發表于 11-01 07:40
微控制器在經過不斷地研究和發展,歷經了從4位、8位,到現在的16位及32位,甚至64位。產品的成熟度,以及投入廠商之多,應用范圍之廣,真可謂之空前。???????單片機的技術發展史
發表于 10-28 13:06
?17次下載
萌新求助,求關于ARM發展史及各時期內核的知識點
發表于 10-22 06:29
直流電機的發展史(電源技術 是半月刊)-直流電機的發展史,有需要的可以參考!
發表于 09-15 15:56
?13次下載
。常見的有二極管等。電子元器件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濃縮的電子發展史。電子技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二十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電子元器件
發表于 09-15 09:04
移動通信發展史分解(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四級都考什么項目)-該文檔為移動通信發展史分解資料,講解的還不錯,感興趣的可以下載看看…………………………
發表于 07-30 08:25
?10次下載
發展史來向您講述,處理器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的。(有一大波CPU來襲,總有幾款你認得)第一部分:20世紀70至80年代(1).1971年11月15日,世界上第一塊個人微型處理器4004誕生...
發表于 07-26 07:31
技術發展趨勢”視頻演講。鄭有炓表示,Mini/Micro LED一方面可通過無縫拼接制成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顯示器;另一方面具有超高密度的像素元,可增強LED顯示的HDR性能?;谄渥陨硖攸c,大尺寸超高清顯示和直下式Mini LED背
發表于 06-26 11:15
?2264次閱讀
本文以液晶顯示器技術為主軸,談談平面顯示器的技術發展與實驗室中的研究方向。
發表于 06-07 07:01
無線通信技術發展史及特點分析介紹。
發表于 05-31 15:13
?29次下載
高速球是什么?有什么技術發展趨勢?
發表于 05-31 06:01
光通信技術發展的趨勢是什么
發表于 05-24 06:47
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現狀如何?汽車電子技術發展趨勢是什么?
發表于 05-17 06:04
自動化測試技術發展趨勢展望分析,不看肯定后悔
發表于 05-14 06:50
PCI Express是如何推動虛擬儀器技術發展的?求解
發表于 05-12 07:07
近日,鴻利智匯超高清Mini LED半導體顯示技術產品——163寸P1.25、217寸P1.25 4K Mini LED顯示屏分別亮相廣州塔和粵劇博物館,為廣州地標升級顯示技術設備,“亮出美麗花城
發表于 05-08 16:12
?2404次閱讀
數字調諧濾波器技術發展現狀如何?跳頻濾波器有哪些分類?
發表于 04-07 06:04
? 創新顯示技術是LED顯示屏行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每一次技術的更替就是行業的迭代史。從大間距到小間距,再到Mini LED、Micro LED等創新顯示技術百花齊放,推動行業不斷發展
發表于 01-27 16:30
?3125次閱讀
接收器技術的最新發展:接收器百年創新史選編第2部分:接收器架構
發表于 01-21 07:17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光纖通信從出現到現在一共經歷了五代。先后歷經了OM1、OM2、OM3、OM4、到OM5光纖的優化升級,在傳輸容量和傳輸距離方面均取得了不斷突破。由于特性和應用場景的需求,OM5光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發表于 01-06 07:36
先進封裝發展背景晶圓級三維封裝技術發展
發表于 12-28 07:15
5G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引得一眾通訊巨頭相繼搶占先機?在這里,將用一組圖帶您梳理一下5G的發展史。在視頻、游戲霸屏移動端的今天,4G已不能滿足龐大的流量需求。4G即將成為明日黃花,5G即將接棒流量市場
發表于 12-24 06:25
還存在眾多關鍵技術難點,如微縮制程、巨量轉移等。于是點間距更大些的具有異型切割特性的且良率更高的Mini LED成為其過渡方案。
發表于 12-23 12:21
?2.1w次閱讀
近年來小間距LED顯示屏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廣泛應用,在大屏商顯領域越來越受歡迎。在這個陣營里也出現了不同技術流,包括Micro LED、4和1Mini LED、傳統SMD表貼等,成為企業逆襲的法寶之一。
發表于 12-10 15:31
?1270次閱讀
彩電行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顯示技術的創新史,隨著近年來量子點、OLED、激光以及Mini/Micro LED等技術的全面發展,彩電行業迎來全面開花。
發表于 11-23 17:10
?2883次閱讀
采用 Mini LED 背光技術的屏幕有啥不同?小米發布了小米電視大師至尊紀念版,售價高達 49999 元。和大部分電視不一樣的是,這款電視采用了 Mini LED 技術,這項技術有什么不同?顯示
發表于 10-30 05:01
?346次閱讀
除了這三種顯示技術之外,近年來一直在蓄勢待發的還有另外一種顯示技術,它就是Mini LED。其實Mini LED不能算是顯示技術,是Mini LED背光的LCD產品,Mini
發表于 10-27 16:43
?2277次閱讀
LED技術,這項技術有什么不同?顯示效果有啥提升?我們一起通過文章來了解一下。 Mini LED技術是什么
發表于 10-20 15:14
?2.9w次閱讀
Mini LED技術是一種新的顯示技術,Mini LED技術除了可以用在電視上,未來還可能會出現在平板電腦、手機、手表等智能設備上,因此這項新技術還是比較值得關注的。
發表于 10-20 13:47
?1488次閱讀
近年來,LED顯示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Mini LED顯示迎來爆發時刻。洲明在Mini LED顯示領域耕耘已久,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研究基礎與研發能力,陸續推出了引領行業技術潮流的Min
發表于 09-28 11:46
?2516次閱讀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10幾年前的CRT顯示器嗎?又小又笨重,而且顯示效果差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現在的顯示器和電視都是又大又輕便,顯示效果經驗!那么我們就來看傳輸視頻信號的視頻線的發展史!
發表于 09-16 15:28
?1298次閱讀
勇從面板廠的角度,分析了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的機會與挑戰。 樊勇首先介紹了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他表示,當前,顯示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公共信息顯示、車載顯示增速較快。 同時,終端對顯示
發表于 09-14 15:08
?3604次閱讀
`力泰科技資訊:鍛造是一種制造過程,涉及通過錘擊,壓制或軋制來成形金屬。這些壓縮力通過錘子或模具傳遞。鍛造技術的發展如同人類的文化史一樣,鍛造金屬的歷史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土地,這片
發表于 06-05 13:33
智能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5G普及在即就讓我帶領大家回顧一下智能手機的發展史。
發表于 05-14 17:20
?1.4w次閱讀
運維必知Linux系統發展史及版本更迭
發表于 04-29 14:15
幾年之久,藍牙技術雖然收到了其他技術標準的沖擊。但是在此期間藍牙技術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進,最終有了現在的藍牙5.1版本。藍牙技術在當今依然是無線通信技術領域中最為重要的技術標準之一。從藍牙耳機的發展史來看
發表于 10-22 14:29
發光光源,因此提高芯片的外量子效率是提高發光效率的關鍵。做LED顯示屏做LED顯示屏認準河南科視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咨詢電話13255925278
發表于 09-18 14:41
集成無源元件技術可以集成多種電子功能,具有小型化和提高系統性能的優勢,以取代體積龐大的分立無源元件。文章主要介紹了什么是集成無源元件?集成無源元件對PCB技術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
發表于 08-02 07:04
文/編譯楊碩王家農在網絡無處不在、IP無處不在和無縫移動連接的總趨勢下,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ITRS)項目組在他們的15年半導體技術發展預測中認為,隨著技術和體系結構推進“摩爾定律”和生產力極限
發表于 07-24 08:21
解決方案。為了推進AiP技術在我國深入發展,微波射頻網特邀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張躍平教授撰寫封裝天線技術發展歷程回顧已饗讀者。
發表于 07-17 06:43
隨著LED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增多,以Mini/Micro 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應運而生。
發表于 07-11 14:35
?1.4w次閱讀
一、通訊技術發展5G——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核心的技術是移動通信技術。而在通信行業,標準之爭是最高話語權的爭奪。一旦標準確立,將對全球通信產業產生巨大影響??v觀世界通訊技術發展史
發表于 07-10 08:16
都是由同時代最優異的電子器件架構而成,同時它本身又有力的推動了電子技術向前進步,工程師只有借助于示波器才能不斷改進產品性能??梢院敛豢鋸埖恼f,示波器的歷史就是一部電子工業的發展史,而美國力科公司就是這一歷史進程中非常重要的參與者。
發表于 06-28 06:44
的發展。為使液晶能在顯示器中的應用,透明電極的圖形化以及液晶與半導體電路一體化的微細加工技術必不可缺。隨著半導體工業的進步,這些技術已趨向成熟。20世紀40年代,開發出矽半導體,利用傳導電子的 n 型
發表于 11-29 16:22
手的小東西。其實機器人的完整意義應該是一種可以代替人進行某種工作的自動化設備。它可以是各種樣子,并不一定長得像人,也不見得以人類的動作方式活動。二.發展史機器人一詞的出現以及工業機器人的問世都不過是近
發表于 09-25 15:43
機器人的誕生地在美國,1962年美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經過30多年的發展,美國現已成為世界上的機器人強國之一,基礎雄厚,技術先進。綜觀它的發展史,道路是曲折不平坦的。
發表于 09-04 17:35
?8526次閱讀
臉識別特指通過人臉進行身份確認或者身份查找的技術或系統?!∪四樧R別技術發展 早在20世紀50年代,認知科學家就已著手對人臉識別展開研究。20世紀60年代,人臉識別工程化應用研究正式開啟。當時的方法主要
發表于 06-20 13:29
從傳統封裝LED,到“小間距”、“Micro LED”、“Mini LED”,泛濫的技術名詞讓顯示市場一片混沌,許多人才弄明白Micro LED沒多久,Mini LED一來又混亂了,這到底是新的技術路線,還是新的商業策略
發表于 05-19 11:53
?2073次閱讀
電視用Mini LED背光顯示模組進行合作開發并已取得較大進展;另外,正與國際知名通信公司在手機Mini LED背光顯示模組、柔性曲面Mini LED封裝顯示技術上進行合作開發,并已實現小批量生產。
發表于 04-12 11:41
?2.4w次閱讀
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史
發表于 04-02 15:26
?5w次閱讀
了今天的智能新生活。 下面,我們就來八一八智能家居的發展史,看看人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才享受到了如今美好愜意的新生活。 1932年:Alpha機器人 1939年:Elektro機器人 1950年:按鈕莊園
發表于 12-04 14:09
Mini LED沖擊新顯示技術霸主,國際大廠布局當下(作者:GILE) 從傳統封裝LED,到“小間距”、“Micro LED”、“Mini LED”,泛濫的技術名詞讓顯示市場一片混沌,許多人才弄明白
發表于 11-26 13:31
自19世紀初電通信技術問世以來,短短的100多年時間里,通信技術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千里眼、順風耳等古人的夢想不但得以實現,而且還出現了許多人們過去想都不曾想過的新技術?;仡櫷ㄐ?b>技術的發展史有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與掌握這門科學知識。下面我們給出通信技術發展歷史簡表
發表于 11-24 08:47
?11次下載
本文從LED的發展史、LED的分類、LED驅動技術原理、設計技巧以及散熱解決方案全方位概括了LED技術。
發表于 11-10 16:00
?29次下載
的硬盤,但卻為計算機發展史掀起了新一頁?! ?.1973年,溫徹斯特硬盤誕生: 由于RAMAC體積過于龐大,性能低效等缺點,IBM提出了“***/Winchester”技術,并于1973年研制成功了
發表于 10-12 13:35
3分鐘,帶你走進中國鐵路通信發展史 通信,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在遠古時期,人類就通過簡單的語言、圖符、鐘鼓、竹筒等手段傳遞信息。后來,又發展成烽火狼煙、飛鴿傳信、驛站郵遞等通信形式。隨著
發表于 05-19 16:15
技術產品占據大部分智能家居市場,但是在初期進入國內,是南京物聯大力推廣ZigBee技術,才有了目前ZigBee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墒?,發展好后,就有了“卸磨殺驢”的故事了。在2014年,國際ZigBee
發表于 03-08 11:17
詳細介紹:芯片加密與芯片解密技術方法的發展史!IC集成電路在早期,除法律和經濟外,幾乎沒有保護措施來防止復制這些設備。例如:ROM 是用低成本的掩模技術制造的,可用 EPROM 輕易復制,但后者通常要貴 3-10 倍或更多?;蚨ㄖ蒲谀OM,那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投資。
發表于 02-28 15:04
?16次下載
據最新報告1Q17 Micro LED次世代顯示技術市場會員報告顯示,Micro LED關鍵技術發展方向涵蓋四大面向,包含磊晶與芯片技術、轉移技術、鍵結技術(Bonding)、彩色化方案等。
發表于 01-22 11:05
?1026次閱讀
SCM與通用計算機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在開創嵌入式系統獨立發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沒。2.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階段,主要的技術發展方向是:不斷擴展滿足
發表于 06-29 11:20
通信發展史介紹給大家 希望大家對通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發表于 05-13 14:06
?21次下載
{:4_120:}電子核心技術發展
發表于 03-11 22:09
出一種生機勃勃的AIDC新技術——RFID技術。在20世紀中,無線電技術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其應用領域將無可限量。以下是RFID技術發展的歷程表,RFID技術的發展可按10
發表于 08-13 22:38
本文,將為您講述摩爾定律下四十八載的芯片技術發展概況,并從中提煉得出每個發展階段所體現的摩爾定律。希望能夠幫大家了解一下芯片的發展史。
發表于 01-29 16:50
?1.5w次閱讀
高手指點:有知道關于信息技術發展史比較全面的書籍嗎?
發表于 09-15 12:43
要想了解美國硅谷的發展史,就必須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也譯作飛兆半導體公司
發表于 08-30 14:50
?9472次閱讀
多視角裸眼3D顯示器技術發展和市場動態
發表于 08-17 13:48
中國電機工業發展史首發書籍下載 該書序言中,闡述了對我國電機工業發展歷程的認識和感受,以及時代背景下,對電機工業發展的觀察和思考,高度概括了我國電機工業健康發展的基本經驗:一我國電機工業持續蓬勃發展
發表于 11-08 21:18
LED校正技術越來越得到大家廣泛的重視,校正技術也是 LED顯示屏 確保品質的關鍵,LED顯示屏校正技術發展從光譜校正、現場校正到如今最新基于攝像機的LED逐點校正技術。接下來讓我
發表于 10-09 09:39
?499次閱讀
RTOS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變化 可以看出,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RTOS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中的主導地位已經確定,越來越多的工程師使用RTOS,更多的新用戶愿意選擇購買而不是自己開發。我們注意到
發表于 08-15 11:38
緒論1、什么是電力電子技術2、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史3、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4、教材內容簡介和使用說明
發表于 03-10 15:13
`本文指出了集成電源是電源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混合封裝技術是集成電源模塊的主流方式,闡述了混合封裝技術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和發展方向,最后介紹了若干基于混合封裝技術的集成電源模塊。`
發表于 03-09 17:15
通信直流開關電源產品的技術發展概述 通信直流開關電源產品技術是一項應用性的技術,其涉及到多個學科和領域的基礎技術,例如電子器件技術、電力電子變換技術、計算機技術、工藝制造技術等
發表于 06-24 11:03
中國LED路燈技術發展及問題
中國的LED路燈因商機龐大而被受LED路燈廠家重視。路燈是城市照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路燈常采用高壓鈉燈,高壓鈉燈
發表于 04-09 09:22
?623次閱讀
CAN-bus 發展史
CAN發展史起源1986年2月,Robert Bosch 公司在SAE(汽車工程協會)大會上介紹了一種新型的串行總線——CAN控制器局域網,那是CAN誕生的時刻。今
發表于 03-22 15:33
?11次下載
聲卡的發展史
發表于 12-26 11:23
?1051次閱讀
回顧計算機發展史,計算機技術發展與IC(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緊密相關。半個多世紀以來,計算機發展主要經歷了真空管(1 代)、晶體管(2 代)、集成電路(3 代)、微處理器(4 代)等時代。
發表于 11-30 16:13
?21次下載
什么是蜂窩移動通信及其發展史 蜂窩移動通信是采用蜂窩無線組網方式,在終端和網絡設備之間通過無線通道連接起來,進而實現用戶在活動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終端的移動性,并具有越區
發表于 11-19 09:29
大家來談談電池的發展史
在古代,人類有可能已
發表于 11-10 14:04
?657次閱讀
電池發展史
1600年Gilbert(美國)建立對電池的研究基礎。1791年Gavani(意大利)提出“動物電”學說。1800年Volta(意大利)制成了聞名當且沿襲
發表于 11-03 14:10
?5096次閱讀
3G發展史
發表于 10-29 12:55
?615次閱讀
LED技術全攻略 - 工程師必備手冊:一、 LED發展史二、 LED的分類三、 LED驅動技術原理四、 LED驅動設計技巧五、 LED驅動設計參考案例及選型指導六、 LED散熱解決方案
發表于 05-09 08:12
?148次下載
unix系統發展史
unix系統發展史一、Multics計劃1965年,AT&T貝爾電話實驗室、通用電氣公司、麻省理工學院MAC課題組一起聯合開發一個稱為Multics的新操作系
發表于 01-18 12:42
?1337次閱讀
本電子書匯集了各類恒壓變壓器原理、產品以及它的的發展史,它的各項特性在電子行業得到普遍認可和廣泛使用。清版主刪除,以為附件超大了不能上傳[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8-7-29 15:14:40編輯過]
發表于 07-29 14:55
評論